殷夫烈士:以诗歌为号角,为革命献身无悔丨念念不忘 - 周到

殷夫烈士:以诗歌为号角,为革命献身无悔丨念念不忘


2024-04-03 11:12
“素姐:上次写给你的信,大概已经收到了吧?……姐姐,我真想用一切方法来向你表示我目前的困境。”

这是1930年7月7日,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致二姐徐素云的一封信,此信现存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从信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殷夫极端艰苦的革命者生活,以及1929年第三次被捕的情况。

“我们要用血用肉用铁斗争到底!”这是殷夫生前写下的革命决心。重读他的家书,可以感受到这位红色诗人的英雄气魄和高贵品格。

追求进步,以诗歌为号角

殷夫本姓徐,名柏庭,曾先后用过徐祖华、徐白、徐文雄等学名;开始写作后,殷夫是他常用的笔名。

殷夫的革命故事,以及他和家人之间的交流,要从他在家乡的时候说起。

1910年6月11日,殷夫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怀珠乡大徐村(今大徐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殷夫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年少时与殷夫感情甚笃,并对他之后的思想产生影响的,是他的大哥徐培根和二姐徐素云。大哥徐培根曾留学德国。二姐徐素云曾任象山县立女子小学校长。

■殷夫烈士写给姐姐的信

1923年,殷夫从象山县高等小学毕业,学校曾深受“五四”运动影响。随后,大哥徐培根将他接往上海,他以“徐白”之名考入上海民立中学。次年,他开始创作诗歌,后来成为以诗歌为号角的红色诗人。

“五卅”运动爆发后,殷夫内心的爱国情怀被唤醒。民立中学师生罢课游行,抗议帝国主义暴行,并募捐支援罢工工人的斗争。殷夫积极参加了这些活动。

1926年7月,殷夫跳级考入上海浦东中学读高中。当年暑假,他住在杭州大哥家,经二姐徐素云介绍,认识了浙江省立女子蚕桑讲习所的盛淑贞。两人时常交流思想,应殷夫建议,盛淑贞改名盛孰真。殷夫还多次给盛孰真寄赠进步书刊,鼓励她不断进步,指导她读书写作。

革命就是在刀枪下走奔

在浦东中学,殷夫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秘密加入了共青团。

1927年,殷夫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参加了上海工人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当年4月12日,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因有人告密,殷夫被捕入狱,并在狱中写下了一首512行的长诗《在死神未到之前》。

“朋友,有什么呢?革命的本身就是牺牲,就是死,就是流血,就是在刀枪下走奔!”面对摧残折磨和死亡威胁,他更坚定了为革命献身的决心。

■1924年殷夫(中)与家人的合影

1927年7月,殷夫被大哥徐培根保释出狱。9月,他以“徐文雄”之名考入同济大学德文补习科。他经常阅读进步刊物。1928年1月,《太阳月刊》在上海刚创刊不久,他就投寄了一组诗稿,并与编辑部负责人钱杏村(阿英)交流,告诉对方,大哥唯恐他参加革命,总想把他带在身边。

进入大学后,他所写的诗歌除了对旧世界的痛恨以外,还充满对新世界的向往。积极向上的他,逐步向无产阶级战士转变。

1928年8月,殷夫第二次被捕入狱,不久由其大嫂转托大哥的朋友保释出狱。10月,殷夫转移到象山,在二姐徐素云任校长的县立女子小学代课。他用启发的方式传播革命思想,鼓励学生,读书就是为了上进,上进就是为了能为劳苦大众做点好事。
1929年春,殷夫离开象山,回到上海,寻找党组织。由于缺少家庭资助和经济来源,生活艰苦,甚至不得不靠典当衣物维持生活。一段时间后,他终于与党组织恢复了联系。

为革命信仰献身无悔

在收到大哥徐培根一封语重心长的劝告信后,1929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两周年之际,他写下了后来广为人知的一封家书——一首名叫《别了,哥哥》的长诗。

他写道:“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你诚意的教导使我感激,你牺牲的培植使我钦佩。但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这,就是你弟弟的前途,这前途满站着危崖荆棘,但他决心要踏上前去。”

诗中,他将自己的信仰、追求和盘托出,作为“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既表达了兄弟间的手足深情,也袒露了一个为革命信仰献身无悔的战士的襟怀与人格。

1930年初,殷夫将自己保存的部分诗稿编集成册,题名《孩儿塔》,并写了《<孩儿塔>上剥蚀的题记》,表明自己要“埋葬病骨”,鞭策自己“更向前,更健全”。鲁迅保存了殷夫第一次用白莽的笔名编入诗集《孩儿塔》的原稿残页。

■这封家书现存于鲁迅博物馆

同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殷夫作为发起人之一出席了成立大会,并成为“左联”的正式成员。

本文开头给二姐徐素云的家书,写于那年盛夏。他说:“在整天的太阳火中,我得到处奔跑!但是天哪,我所有的只是件蓝色爱国布大衫,两件厚布的衬衣。”革命之路艰苦,但他一往无前。

1931年1月17日,殷夫在上海三马路东方旅社(今汉口路666号)参加党的会议。由于叛徒告密,他与柔石、李伟森、胡也频、冯铿等一起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后被关押在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2月7日晚,殷夫等五位左联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监狱旁的一块空地上,牺牲时,他还不到21岁。

为悼念左联五烈士,悲愤的鲁迅写下无题诗,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就是:“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殷夫生前翻译的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箴言诗,也成为他壮烈一生的真实写照。“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作者:何雅君
编辑:何雅君
来源:周到
图片来源:龙华烈士纪念馆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