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烧现卖、一菜多种,还有“蓝骑士服务队”送餐上门丨社区食堂网红密码② - 周到

现烧现卖、一菜多种,还有“蓝骑士服务队”送餐上门丨社区食堂网红密码②


2024-05-11 19:12

特色烧腊现做,中晚餐现炒现烧,这是居民纷纷来到市京睦邻社区长者食堂“捧场”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这家社区食堂的中、晚餐提供9大类餐品,包括美味凉菜、特色面食、香醇干锅、家常卤味、鲜香蒸菜……早餐也即将开业,每天早上6点半至9点服务。“这样的话,一日三餐都能在社区食堂解决啦!”翘首以待的居民们说。

一类菜做成多个品种,顾客各取所需

历时一个多小时采访的午间,记者发现,这家社区食堂室内一直座无虚席,翻台率很高。天还不热,另一些顾客选择在室外小桌用餐。

每日午间时段,市京睦邻社区长者食堂提供的菜品在70种左右。60周岁以上老人持本人老年卡或身份证,可享8.5折结算优惠(早餐点心类、烧腊、酒水饮料等不参与此项优惠)。

运营方壹家饭堂负责人徐建华告诉记者,长海路街道有43个居民区,南片区社区食堂也由他们运营。市京睦邻社区长者食堂的出现,填补了北片区社区食堂的空白。

记者注意到,这家社区食堂正处在居民区包围之中,周围分布着市京、开鲁、国和等多个新村和一些商品房小区。

“这里以前是菜场,后来拆了,就有居民问,要去哪里买烤鸭呢?”根据对周边居民的调研,运营团队收集了居民需求,对菜品和口味进行了针对性布局。

在丰富菜品、适应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上,徐建华有自己的心得。他在荤菜窗口前举例:“我们的鱼类就分很多种。有清蒸的、红烧的、干煎的、带辣椒的,还有带汤的。”

咀嚼有困难的老人,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菜品,比如煮酥的冬瓜、肉糜炖蛋。“蛋类也分很多种,有炒蛋类、蒸蛋类、煎蛋类。”徐建华指给记者看。

有的老人爱重口味,有的偏好甜食,有的喜欢清淡。在汤品窗口,记者看到了浮着油的鲜鸡汤、蛋花小圆子、豆腐羹。牙口不好的老人喜食豆腐羹,怎样才能让营养更全面?“这个要靠搭配。这道豆腐羹里,搭配了木耳、青豆、方腿丁,荤素都有了。”徐建华说。

现烧现做,最是温暖老人心

徐建华希望,现做现卖的烧腊,现炒的小锅菜,能持续成为市京睦邻社区长者食堂的流量密码。

网红社区食堂的流量,在网络上,也在店堂里。

美食博主蓓咔蓓咔不久前来到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看到了一家冷清的肯德基。蓓咔蓓咔发现,吸走人流的,是毗邻的熊猫饭堂。

作为杨浦社区食堂界的“网红”,228街坊的店,是熊猫饭堂一年前开出的首家门店。之后,它又先后落户平凉路街道、四平路街道、大桥街道、殷行街道。

大桥街道老年协会会长卞证,留心观察了长阳路上的熊猫饭堂。“菜品多啊,一天下来能有一百多种。我去吃饭,一荤一素一汤,20元不到,现烧的,很划算了吧?”

在杨浦,各家社区食堂以优惠的价格与新鲜的菜品,温暖了老人的胃,也打动了老人的心。卞证总结社区食堂对老人的意义:“首先,解决了老年人的困惑。老人自己做饭,买汰烧要忙半天,一个人、两个人又吃不多,不如去社区食堂吃现成的。”

然后,他又算了一笔经济账。“我去小饭店吃饭,点个菜、叫个主食,五六十元要的吧?去社区食堂,二十多元能吃的很好了。”

“还有一点,能满足老人临时招待的需求。有时候,成家的孩子打电话来,说今晚要回来吃饭。时间很紧,老人一下子来不及准备,怎么办?到社区食堂买几个现炒的菜,不就解决了。”

前段时间,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推进本市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到明年,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数量将达到400家,老年助餐点达到2000个,日供餐能力达到25万客。卞证觉得,这是一则好消息,“让更多老人受惠。”

与平台合作开辟送餐新路,计划拓展为老服务

在长海路街道经营社区食堂多年,徐建华发现,为了吸引客流,社区食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记者问他:“同在杨浦,熊猫饭堂这么火,你会担心吗?”徐建华说:“不。我们的运营方式不同。熊猫专门做堂食,不送餐。而我们的社区食堂能为老人送餐。”

卞证证实了这一点。“有的独居老人走动不便,也想尝尝网红社区食堂的饭菜。我帮他们问过熊猫饭堂,目前确实没有上门送餐服务。”

市京睦邻社区长者食堂开业时,通过街道与“饿了么”平台达成试点合作,每日由“长海蓝骑士服务队”在用餐时段为订餐老人配送饭菜。这个月开始,有需要的老人每月通过壹家饭堂养老顾问和居委会,即可预订下个月的餐食——13元和18元套餐,由饿了么蓝骑手每天送餐上门。

“长海路街道南片的社区食堂,我们也提供送餐服务,每天能送出350份。”徐建华补充。

不同于以往社区食堂的自有送餐员送餐模式,与平台的合作,开辟了一条送餐新路。“我们也在摸索更加适合老人的送餐方式。骑手路线熟,送餐速度快。但有些楼栋是有门禁的,骑手按呼叫铃,有的老人耳背,听不清呼叫声。我们会不断收集问题,调整优化。”他说。

为了让街道辖域内更多居民能就近吃饭,除了新开这家社区食堂,运营方还增设了几个为老助餐点,走“迷你自助餐”路线。社区食堂每天提前做好十几种菜品,送到助餐点,供居民依喜好选择。

如何将社区食堂“网红变长红”?徐建华透露了自己的经营方式。“我不单纯做餐饮,我还做社区为老服务,相当于管家模式运营。社区食堂是我们了解老人需求的窗口,后续我们还会跟进,每个月上门送餐的同时,做健康评估、做老年关爱,总之是根据老人需要,把更多服务叠加进来,也能在服务中更加了解老人。”

作者:何雅君
编辑:何雅君
来源:周到
图片来源:何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