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上海人感同身受的这首歌,打动了上海的作家爷叔 - 周到

能让上海人感同身受的这首歌,打动了上海的作家爷叔


2024-05-28 21:25

“这是能让上海人感同身受的一首歌。”打开新闻晨报视频号,听完《喜欢上海不需要理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简平直抒胸臆。

作为一名上海爷叔,他熟悉发生在上海的种种文化现象,也在歌词里找到了它们。“罗小罗的guitar,Fu大爷的Walk,周冠宇的Track,晏秋秋的Talk,都是当下最流行的文化现象。”

吸引他的还有“黄河路老外吃着排骨年糕”“安福路爷叔举着美式咖啡”。“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景象,也是很有海派特色的生活方式,让人感觉上海的生活很时尚。”

朝阳唤醒城市,梧桐连成绿荫,在时尚而不失怀旧感的MV中,简平看到了他所熟悉的生活画面。年轻人背着吉他走过街头,自行车从老建筑前穿梭而过,弄堂里的阿姨做着针线活,爷叔在孵太阳。昼夜交替,华灯点亮都市,热闹的夜生活开始了,听众为剧场里的音乐振奋。一帧帧画面,将他的思绪拉到很远。

“我想说的是,上海的文化品位,真的是领先的。”回溯历史,他说,上海自开埠以来,文化发展一直走在前列。“也就是说,上海这座城市,一直是有文化底蕴的。这种文化底蕴,可以体现在一个个很小的点上,比如5月27日刚刚发布的这首歌。你看,它既时尚,又怀旧。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怀旧也是一种时尚,我相信上海人都能感受到。上海人可以把时尚和怀旧贴合的特别好,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

他从“安福路爷叔”手中的咖啡展开去。“全世界拥有最多咖啡馆的城市,你知道是哪里吗?是上海。”

“放下咖啡,人们走进剧场,欣赏话剧、音乐会。上海的小剧场每天都是爆满的。演出方想预约一场话剧的演出剧场,排队就得排上小半年。上海也是音乐剧之都,你看国内有多少城市和上海一样,每天上演音乐剧?”

咖啡,音乐剧,还有“六零后张学友还欠的三场演唱会”,上海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度和接受度一目了然。“上海还可以把一件事物内在的文化激发出来,这样一座城市,当然没有不爱它的理由。”简平相信,一个人如果在别的城市没有喝咖啡、观剧的习惯,来到上海生活以后,也会慢慢融入到这首歌所唱的氛围中来。

简平相信,一座城市的基因,也会对市民的文化素养有所激发、培养和呵护。“上海看重文化,市民也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不断接受城市文化的熏陶。”

所以,在这样的上海,为了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新闻晨报·周到联手上海百姓歌手罗小罗,向上海献上了一曲《喜欢上海不需要理由》。

 


作者:何雅君
编辑:何雅君
来源:周到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