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繁花》里,宝总和玲子走过的朱家角,不止有酱菜,粽子也出名。
与600号联名推出粽子的朱家角大清邮局,是华东地区保留下来的位移大清邮局旧址,坐落在青浦区朱家角古镇西湖街。它的前身是1903年设立的朱家角邮寄代办分局,至今已有121年历史。
一盒精神粽,里面都有啥?撕开“好精神的粽子”封条,考生家长看到,礼盒内有葱烧茭白美人腿粽、梅干菜肉粽、朱家角蛋黄肉粽、桂花香藕蜜枣粽各2只,还搭配了6个绿豆冰糕。“我们在做产品设定的时候,用绿豆糕搭配粽子,谐音就是‘一举高中’。”周巧丽说。
■“精神粽”海报
周巧丽介绍,“一举高中”粽子诞生之初,是作为朱家角本地特产在卖。“600号的相关负责人看到了,很喜欢这个概念,找到我们。我们两家就在原来设定的产品基础上,一起做了调整,把‘精神粽’作为联名产品推向市场。”
高考、中考,都是“我与未来的双向奔赴”。全力以赴,你会很酷。周巧丽希望,“精神粽”能鼓励考生克服困难、越过高山,获得精神力的加持,在考试中灵光乍现,超常发挥。
人逢考试精神爽,吃颗粽子上考场。吃过“精神粽”的考生和家长向晨报记者表示,4种口味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葱烧茭白美人腿粽。“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茭白块出现在粽子馅里!”有考生惊叹。
周巧丽解释,粽子名称里的“美人腿”,指的就是茭白。练塘的茭白很有名,是青浦特产,练塘镇是全国闻名的茭白之乡。水乡茭白清甜香嫩,搭配火腿和葱油浓香,别具风味。
看到梅干菜肉粽,你也不要惊讶。如果一个朱家角人为你做梅干菜烧肉,那是把你当自己人了。荤与素,甜与咸,绵与软,层层叠叠撩拨舌尖,是江南下饭菜的味道。
朱家角本地的居民,把古镇称作“角里”,并对蛋黄肉粽情有独钟。剥开粽叶咬一口,空气里充满了角里熟悉的香气。
素食爱好者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口味,比如桂花香藕蜜枣粽。淀山湖鲜藕打底,角里桂花佐香,江南的鲜与香,甜甜住在心尖上。
周巧丽说,因为是和600号合作,加上粽子是短保食品,“精神粽”原计划只推出600盒。“我们的粽子都是纯手工的,要一个一个去包,很费时。”
没想到,5月31日“精神粽”刚上线,就卖断货了。买不到粽子的顾客急急向后台投诉,600号也传来“压力很大”的消息。周巧丽拉着工厂的工人们赶工,短短几天内,最终完成了3000多盒的销售量。除了上海本地的订单,还有一些粽子,发往四川、云南……
就有一位应届高考生的妈妈,发现线上粽子售罄后,驱车二十多公里到大清邮局找周巧丽:“能不能卖给我一盒?”
周巧丽连夜赶往工厂,从工人手里拿出一盒,满足这位妈妈的心愿。
晨报记者发现,600号的联名文创层出不穷,用600号的周边给自己打气,早已不是新鲜事。
■宛平南路600号(何雅君摄)
在门诊咨询中注意到考生普遍存在的焦虑后,去年5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上海种业联手,在上海交大文创学院创意团队等多方支持下,为考生们准备了中高考打气花盆。向日葵种盆代表“浇好运”,希望青春年华的学子奋力向上生长。百里香种盆代表“想开了”,借由百里香的花语“勇气”,鼓励考生勇敢面对人生大考。
今年,自媒体人“鱼总”把好容易抢到的精神粽带到600号院区的芳香花园,与600号IP形象“小葵”“小瓜”的卡通塑像合影。
■“鱼总”把“精神粽”放在“小葵”“小瓜”面前
人称“600号一支花”的“小葵”,取材自向日葵的形象,代表温暖、希望、信念、光辉......希望大家勇敢地追求想要的幸福和未来。
被赋予“小话痨”含义的“小瓜”,以陪伴者的形象出现,引导大家敞开心扉与身边人沟通。在心理学上,陪伴是一种重要的支持力量,正如父母陪伴考生赶赴考场。沟通,则是释放压力的有效渠道。
每一个文创产品的背后,都凝聚了设计者的心意祝福,希望它们成为照亮心灵的灯塔。
作为一名老上海人,上海市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赵国良指出,600号在上海话里是一个老梗。不少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对于去600号就诊仍然存在病耻感。
与600号合作设计“小葵”“小瓜”IP的,是上海韵文博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业务总经理阙昕悦曾经试问长辈:“要不要送您两件600号的T恤、卫衣?”对方称赞了IP形象,但对衣服婉言谢绝,“卡通形象很可爱,但我还没有这么潮。”
■600号文创T恤
赵国良认为,从具有特殊含义的老梗,到正在成为年轻人精神世界的“世外桃源”,变化中蕴含着社会的进步。“说明主动走进600号的人变多了,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更高了。”
正因如此,作为衍生类产品的设计者,“我们希望借助这些产品,达到柔性宣传效果,让大家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心理健康方面的诉求。也希望大家消除对600号的偏见,让就医人群不再有病耻感。”阙昕悦对晨报记者说。
赵国良建议,每个人应该正视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面临中高考时,感受到压力很正常。“这就好比一个人突然站到舞台上,聚光灯打在身上,面对台下观众,可能会出现瞬间的头脑空白。”
对于走上考场的考生,他希望大家能做到“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给自己正向的心理暗示,为自己加油打气,减轻焦虑。
■韵文博鉴设计的600号周边(何雅君摄)
“如果考生感到紧张压力大,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调整状态,转移注意力,科学安排考试期间的生活节奏。可以适当的放松,比如听听音乐、散散步。也可以适量运动,让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例如跑步、打羽毛球、兵兵球,缓解负面情绪,调整状态,促进大脑兴奋灶的转移,加强对脑内焦虑兴奋灶的抑制。”
他还教大家一个方法。“进入考场之后,可以做放松呼吸。先呼气,从1数到6,再吸气,也是从1数到6。呼吸的节奏放慢了,人的情绪就松弛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