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读者始终亮着一盏灯!上海的这家24小时书店,已经坚持4年了 - 周到

为读者始终亮着一盏灯!上海的这家24小时书店,已经坚持4年了


2024-06-06 18:54:56

6月6日,“阅读的力量·深夜书店节”活动启动,36家品牌实体书店参与。据悉,今年的深夜书店节从6月6日持续至9月30日,围绕今年上海夜生活节推出的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夜动七大领域,延续发挥书店品牌文化特色和线上线下多渠道优势,为城市夜晚的书店阅读空间注入活力,营造城市阅读氛围,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拓展城市消费新场景的新可能。

目前,上海市区大多数实体书店晚上结束营业时间最晚为10点,市中心没有通宵营业的书店。城市不眠是上海的一家24小时书店,也是目前申城唯一一家24小时开放的书店。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前往位于浦东金桥的这家24小时书店进行实地探访。

《上海会客厅》节目

成为城市阅读空间的一盏明灯

城市不眠地处浦东,位于金桥天物空间创意园区,书店于2019年年底开业,2020年5月起开始对读者24小时开放。如今,这家书店已经有了两位新的小伙伴,分别是杨高中路店和夏碧路店。

6月6日凌晨零点过后,大多数都市人已经入梦,城市不眠仍然在亮灯营业。值班店员告诉记者,目前书店有六位客人。“晚上咖啡消费会多一些,少部分的客人会购买书籍。”

6月6日上午,记者遇到了主理人木子。“我们在不断学习怎么样把一家书店运营好。”木子说。

当天上午,木子和店员们在二楼布置一个艺术展览,这个展览是清华大学美院学生的作品展览,这些艺术作品给书店的巨大空间增添了几分色彩。

书店内刚刚布置好的一个艺术展览

与城中其他书店相比,城市不眠仍然显得非常低调。去年11月,作家刘震云和主持人孟非来书店录制了人文旅行文化节目《非来不可》第七期节目,解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焦虑与失眠。此前,著名钢琴家郎朗曾来书店做客打卡。

书店陪伴着读者走过了一千多个不眠之夜。白天或黑夜,这里人来人往,每个人似乎都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可以独处或是分享的空间。木子希望书店能成为城市阅读空间的一盏明灯,而不是网红打卡地。

木子希望书店能成为城市阅读空间的一盏明灯

曾经有一位离家出走的小女孩,她在深夜路过书店时趴在窗外观望了好久而没有进店。当时是一位女店员值夜班,她发现了这位在马路边上徘徊的女孩,于是邀请她走进书店,还给她买了吃食和饮品,通过交谈女店员得知,小女孩是因为和家人吵架而离家出走。经过一番沟通之后,女孩提供了家长的联系方式,万分焦急的家长赶来了,对店员再三表示感谢。

城市不眠,为每个孤独的人留一盏灯。木子说:“那个女孩说,这里是她在深夜行走时看到园区里唯一一处亮灯的建筑。对我们来说,最有善意的一件事情就是有那么一个空间,它始终亮着一盏灯,并对所有人开放。”

自由职业者杨先生是书店的常客

在书店二楼,记者遇到了自由职业者杨先生。这两年当中,他几乎每天都会来书店,“点上一杯咖啡,可以坐上一整天”。杨先生虽然是自由职业者,不过他于书店却是“朝九晚五”的密切关系,每天早上九点多来,下午五六点离开。

各种图书的展陈仍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在城市不眠,各种图书的展陈仍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书店的支出大头也是图书。木子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书的种类有5000多种,总册数加库存接近3万本左右。”

目前,书店每一个季度会进新书,不断增加并完善图书品类。对于一家独立书店来说,进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价格优势,书店仍然以成本价销售给读者。

木子表示:“有一些书籍,每三本我们就会拆一本(塑封),让读者能够免费翻阅。对于一些没有上架的图书,我们也会推荐读者可以去图书馆或网上找,因为我们无法做到包罗万象。”

对话城市不眠主理人:我们愿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空间

Q 新闻晨报·周到:几年前开第一家书店就定位24小时,当时你们是怎么考虑的?其他城市有成功案例吗?

A 木子:书店选址位于创意园区。当时我们的想法是打造一个家和办公之外的第三空间,我们希望每个来上海的打工人或者上海本地的居民都能成为书店的读者。对于读者来说,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来这边阅读、学习、办公,不用考虑这个时间的一个概念,所以我们书店也是希望做24小时。另外我们当时注意到,金桥缺少这样一个多元化的阅读空间,所以我们才打算着手去做这件事情。至于其他城市和地区有没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我们并没有太多去关注过。

Q 新闻晨报·周到:城市不眠,非常有温情的一个名字,当时怎么会想到给书店起这个名字的?

A 木子:其实,当时很多读者朋友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们的第一个感觉——会觉得这应该是一家24小时概念的书店。但对于实体书店的定位和边界设定,是一种比较模糊的存在。我们不希望城市不眠成为一家传统意义的书店,这里应该成为一个空间。大家不单单是在这边看书,也可以在这边学习和办公,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区域来满足读者的需求,包括小剧场,另外,书店二楼经常会举办一些公益展览,我们愿意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空间。

Q 新闻晨报·周到:与其他书店相比,24小时书店的成本会增加多少?

A 木子:我们书店面积有将近6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白天是要有2到3人值班,晚上的话,店员也是做一休一,需要两个人轮流值守。其实人工成本这一块压力还是蛮大的,再加上水电成本,整体算下来,其实一年下来,书店要亏损将近100万元。

Q 新闻晨报·周到:在你看来,这家24小时书店能坚持到今天的原因是什么?

A 木子:我想,应该是许多读者的需求支持着这家书店。我曾经采访过一位阿姨,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来这边看书,坐在一楼中间位置,然后到晚上离开,这是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读者。她告诉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的话会比较孤单,有时会感觉比较抑郁,在这边看书可以让自己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她希望这家书店可以一直开下去。

还有一个女孩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她每次来书店都会坐在长桌子旁边,每次都会点一杯摩卡或卡布奇诺。我曾经和她建议“晚上喝咖啡不利于睡眠,要不要给你换一些牛奶之类的饮品”。她告诉我,“喝这个就可以了”,因为她认为咖啡比较提神,而自己要尽快完成作业。

到了周末的时候,书店里会出现一座难求的情况,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的。

Q 新闻晨报·周到:看到有网友留言,24小时书店适合夜猫子,从实际情况来看,哪些人会是这里的常客?

A 木子:我们接触到的客人还是比较多元化的。因为书店旁边有亚朵酒店,晚上有一些住店客人会来商务办公,点上一杯咖啡或者饮品,会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再回到酒店。书店距离浦东机场不远,也有一些喜欢“特种兵旅行”和Citywalk的年轻人,他们会带着行李箱待上一个晚上,然后再去机场。还有一些是备考读者,他们在这里准备考公务员、考研究生或者考雅思,也有来书店写毕业论文的。

Q 新闻晨报·周到:作为主理人,你希望这家书店能带给读者哪些福利?

A 木子:其实,我自己比较喜欢逛各种书店,也经常去看展览。我希望这家书店能成为一个载体,一个媒介,一个交流空间。有时候,我会和一些经常来店的读者打招呼,会询问他们感觉我们书店怎么样。前段时间,有客人提到现在晚上蚊子比较多,他说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店员买了防蚊液,还有喷剂。有客人给书店留言,列出他们想看的书籍,我们会把这些书目加入书单,等到下次购书时加进去。书店很多角落有布置鲜花,这也是我们设计的一些小心思。其实,鲜花的成本还蛮高的;鲜花代表了美好,希望每一个来书店的人,他会感受到开心和愉悦。

Q 新闻晨报·周到:城市不眠书店目前已经有三家门店,我注意到,另外两家门店的营业时间是早上9点30分到晚上9点30分,它们的营业时间是如何设定的?

A 木子:金桥这家定位是24小时书店,另外两家是12小时书店,原因是这两家书店开在商场里面,我们要根据商场的营业时间来同步。选择早上9:30开门营业的原因是有些读者想早点进店,如果我们早上10点开门的话,他们就要多等半个小时。所以我们选择早上9:30开始营业,那就意味着我们店员早上9点就要到店做准备工作,每天以全新的状态来迎接读者。

各位读者,你对这家24小时书店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当中留言,与我们一道分享。


作者:严山山
编辑:严山山
来源:周到
视频来源:严山山 拍摄、剪辑
图片来源:严山山 拍摄、部分资料图由被采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