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看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三次流泪:信仰与爱永不消逝! - 周到

市民看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三次流泪:信仰与爱永不消逝!


2024-06-18 19:54

6月18号,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公映,该片也是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的开幕影片。当天中午,上海邮政退休干部赵丽霞在家附近的寰映影城观看了这部新片。一部唯美的舞剧电影,让老人看得热泪盈眶,心绪久久难以平静,那么,这背后究竟有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本期《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上海会客厅》节目

6月18日,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公映。赵丽霞当天看的是中午11:10的放映场次,上午10:30,她就早早来到了寰映影城,这家电影院距离她在虹口住的小区相对比较近。中午观看完之后,电影院工作人员还非常贴心在LED大屏上放了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红色海报,让赵丽霞能够拍照留影。

赵丽霞在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海报前拍照留念

赵丽霞告诉记者:“几天前,我从新闻晨报的报道当中得知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马上要上映了,心情很激动,立即从网上订购了电影票。”

90分钟的电影,虽然无声,没有一句语言,但电影中的主人公的形象不断闪现,仿佛当时生活中的场景。这个场面让我第一次感觉——舞剧电影竟然有这么大的震撼力,我看得热泪盈眶,心绪很难平静。

赵丽霞在寰映影城观看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在观影过程当中,赵丽霞三次流泪:第一次是看到兰芬(朱洁静饰演)诀别爱人生死离别时的伤心欲绝;第二次是李侠(王佳俊饰演)发出最后一份电报并发出“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后被捕,牺牲在上海城区解放前20天;第三次是当银幕上打出字幕“献给为新中国解放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的地下工作者”。

此时,赵丽霞的泪水已经完全抑制不住,“是的,他们有信仰的力量,有视死如归的勇气,唯爱与信仰永存!”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赵丽霞告诉记者:“无论是老电影,还是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我心中永不消逝。因为我与裘妈妈的情感——从邻居到同事,到她成为我的证婚人,听她讲红色故事,这些都一直镌刻在我心中。”

赵丽霞今年70岁,是晨报“早上海老记团”成员,热心公益,退休之前在上海邮政工作,曾经担任过机关党委书记和党群工作部主任;而她与李白烈士的爱人裘慧英曾是多年邻居和同事,当年同住在欧阳路300弄的邮电干部宿舍大院内。

当时邮电干部宿舍大院住的主要是上海邮电的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处室领导和南下干部,大院内的大人和孩子都尊称裘慧英为“裘妈妈”。

上图为舞剧电影当中出现的裘慧英和李白照片,下图为原图

对于赵丽霞来说,她对于李白烈士的了解,主要是来自她小时候观看电影、学校传统教育、父母的介绍,还有后来参加工作之后听裘妈妈做的主题报告。

1939年,由于环境十分险恶,组织上决定派青年女工、优秀共产党员裘兰芬(后改名裘慧英)来掩护李白工作。由于共同的理想、工作和生活,李白和裘慧英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1940年秋,经党组织批准,他们结为正式夫妇。电台不仅见证了李白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更见证了他们真挚淳朴的爱情。1949年5月7日晚,李白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此时,距上海解放只有20天。

赵丽霞记得小时候自己有一次去裘妈妈家,正好遇见裘妈妈在住处仔细擦拭李白烈士的画像:

那时年幼的我还不太懂事,也很好奇,裘妈妈告诉我“这个叔叔为了你们过上好日子被敌人杀害了,我很想念他”,只见裘妈妈泪光闪闪,我便不敢再追问,悄悄退了出来。

初中刚刚毕业,赵丽霞就去农村插队落户十年,1978年12月返沪后,她顶替母亲进入邮电单位工作,一年后,又调到上海邮电工会,与裘慧英恰好同在一个办公室,当时裘慧英担任工会领导,而赵丽霞是单位的宣传干事。

赵丽霞在1980年结婚的,证婚人正是裘慧英。赵丽霞告诉记者:

无巧不成书,我和先生经邻居介绍谈对象时,有一次,我去天潼路先生家玩,遇见了我先生的北京姑妈和裘妈妈都在。当时我很诧异,裘妈妈微笑抚摸着我的手背说,我与你先生的姑妈是至交好友,那我就是你们的证婚人啦!

她让工会年轻同事为我操办购买了一份礼品,记忆中那是一对绣花枕套、一副绣花床边坐垫、一方绣花桌布、一对金花瓷质盖杯,这些物品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赵丽霞怀孕之后,裘慧英更是视她为己出并给予关心:“那时她每天上下班有面包车接送。有好多次,我早晨在小区门口遇见裘妈妈,她会挽着我让我进车坐在她边上,我们关系形同母女。”

在工会工作期间,赵丽霞曾经多次陪同裘慧英去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宣讲“红色电波“报告。“每当裘妈妈在报告中每每说到李白烈士被捕时的那一幕场景,她都会禁不住哽咽潸然泪下。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把《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老电影永远镌刻在心中的重要原因。”

裘慧英退休后,赵丽霞搬到赤峰路邮电二村小区居住,每个月回邮电干部宿舍探望父母时,也会去看望裘慧英。

“裘妈妈是1992年去世的,如今每每回想,她那慈母般的关爱,仍会一幕幕闪现在我眼前。”赵丽霞告诉记者。

而让赵丽霞感到最为遗憾的是她没能保存下来自己与裘慧英的合影:“上世纪80年代初很少拍照,仅存的两张陪同裘妈妈外出报告的照片,也因正好搬家而丢失了。”

位于黄渡路的李白烈士故居

6月18日中午看完电影之后,赵丽霞又前往位于黄渡路的李白烈士故居参观,她想去看看李白烈士与裘慧英的老照片,相比较其他文博展馆,这里的文史资料比较为齐全。

黄渡路107弄15号是一栋普通三层民居,这里是李白烈士最后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2020年9月,故居启动修缮改造和展陈改版工程,2021年5月27日,故居重新开放。这也是故居修缮改造之后赵丽霞第一次来,在序厅,有一尊李白烈士的塑像,她反复仔细端详。

李白烈士故居,赵丽霞在观看李白与裘慧英老照片

当在一楼展厅看到李白与裘慧英的老照片时,赵丽霞又一次激动了:“这其中有两张照片是我非常熟悉的,裘妈妈当年曾经挂在家中的墙上,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挂在那里。那个时候,照片里的裘妈妈和李白都是那么的年轻。”

在特别设置的盖章处,赵丽霞遇到了前来集章打卡的市民。这两天,李白烈士故居多了一枚纪念章,正是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题纪念章。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题纪念章和李白烈士故居纪念章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题纪念章,背景为李白烈士油画

作为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总导演,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郑大圣曾说:“这是一部90分钟的默片,一部不说话的电影。”

我们也希望有更多观众能走进影院,共同感受这部舞剧电影的独特魅力——“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作者:严山山
编辑:严山山
来源:周到
视频来源:严山山 拍摄、剪辑
图片来源:严山山 拍摄、部分资料图由被采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