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书展,73岁的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很忙。参加书展“值班大挑战”,举办《吴姥姥不刷题·科学真好玩》读者见面会,都是为她的“小梦想”做铺垫——从科学普及到科学教育,让好奇心走进千家万户。
这位“不刷题的吴姥姥”,在上海书展举办的“首届全国知识博主大会”上,还有了一个新身份——年度专业知识贡献奖获得者。不过,吴姥姥特别说明,不刷题不是不做题,而是要学会研究题目。她还喊话广大学子:“我经常跟同学们说,如果你只刷题,就会变得像机器人。越来越像机器人的人,怎么能研究出越来越像人的机器人呢?”
身为科普大V,“不刷题的吴姥姥”在小红书上拥有近百万粉丝。人们通过短视频,跟着吴姥姥轻松了解常见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对此,吴姥姥说:“感谢大家对物理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物理的确很好玩,才会关注到我。”
面对书展赋予的荣誉,吴姥姥很谦逊。她说:“我没有做什么。我只是想在退休之后,把过去对物理的一些喜欢和一些小小研究分享给大家。看到别人喜欢,自己也是很开心的。”
在与读者的交流中,吴姥姥也关注到,还有很多人说“怕物理”,特别是一些文科生。甚至连“首届全国知识博主大会”的主持人也向吴姥姥倾诉了身为文科生的苦恼:“‘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没有大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基本不太合格。’这句话在很长时间里刺痛过我。”
这位主持人说,自己后来才发现,“你要学哲学,你要了解世界,怎么可能不学物理。物理跟哲学一样,都是在解释这个世界存在的原因和规律。”
吴姥姥赞同她的理解,并且郑重其事告诉大家:“我觉得物理真的不可怕。我希望娃娃们从小就爱上物理,爱上探究,爱上研究。对他来说,一生都是一个福音。”
就有家长追问:“孩子问我科学问题,我作为文科生回答不了,怎么办?以我的知识结构,如何引导孩子学物理、爱科学?”
在这里,吴姥姥要对家长们说一句“悄悄话”:“你会不会其实都没关系,只要是孩子问问题,你就夸奖他的好奇,你也跟着一起好奇。”
她告诉新闻晨报·周到记者,许多家长对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是不会好奇的。并且将一个方法教给家长:当孩子问为什么时,家长千万不要直接回答“不知道,你去问问别人”或者“不知道,你去查查百度”,而是要第一时间夸奖孩子“你发现了一个问题,真棒!我还没发现呢!”
“然后,你作为家长就要假装和孩子一样好奇,一起去探索世界,看看为什么树叶是绿的、花是红的……久而久之,你也会真的好奇起来。这样孩子和家长就可以一起去探索,一起做点研究,明白科学实际上是很好玩的,大自然是很美的,反映大自然的物理和数学作为工具,也都是很美的。 ”
正因为“科学很好玩”,深耕青少年科创十余年的吴姥姥一直倡导“在玩中学”。基于此,她倡导大家多阅读科普书籍。她说:“小时候读过的好多科普书籍,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一直到现在,我还经常跟孩子们讲,小时候我看过《小朋友》《儿童时代》《十万个为什么》,我儿子小学时爱看《动脑筋爷爷》。通过这些书,从小就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实现‘在玩中学’。”
此次书展,吴姥姥及其团队带来的《吴姥姥不刷题·科学真好玩》系列图书,也是一套让科学变得好玩起来的科普读物。当艺术与科普相结合,将复杂难懂的物理知识编织进充满童趣的漫画图文里,用贴近生活的实验生动展现抽象的科学原理,既能满足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又不失教育的严肃性。
8月17日下午,就在这套图书的读者见面会上,她还与大家分享了“科学如何玩出名堂”的经验,坚持“不刷题,做研究”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提出问题并动手实践。
她告诉新闻晨报·周到记者:“我和同济大学的一些教授、还有一些博士生,共同组织了一个‘不刷题俱乐部’,引导孩子学物理、学科学。”她认为,学会研究才是前途所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社会冲锋陷阵,为国家为人类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