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亭爆改最小酒亭,上海最火的小酒馆老板亲自调酒!上海街头已经出现了10余个特别的电话亭 - 周到

电话亭爆改最小酒亭,上海最火的小酒馆老板亲自调酒!上海街头已经出现了10余个特别的电话亭


2024-09-26 17:59:10
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坐在马路牙子上喝酒,已经成为长乐路的精神名片。而第一家马路酒吧624changle的老板老黄和英姐夫妇,最近在离店不远的地方开了一个快闪活动,把电话亭“爆改”成上海最小的“公路酒亭”,还推出三款限定特调鸡尾酒。近两年,上海已经有十余个电话亭被改造成各具特色的“主题电话亭”。除了长乐路上的“公路酒亭”,最近淮海中路新出现的“行李箱亭”也吸引了不少市民打卡。

电话亭爆改最小酒亭

长乐路的热闹通常要在晚上9点才初见端倪,三三两两的年轻人端着酒杯,坐在店内、坐在马路牙子上、或干脆倚靠在梧桐树下,在尽兴处碰一下杯,洗去一身的“班味”。

不久前,在长乐路197号出现了上海最小的“公路酒亭”,头顶一个鸡尾酒杯,周围环绕着多巴胺配色的话语:“看见满眼繁华,喝出知足长乐”……走近一看,电话亭里也张贴着无数张由拍立得质感照片,边上则是工业风的吧台。

9月25日,接近晚上9点,酒吧老板老黄和英姐夫妇从他们的店里赶到这个电话亭,并开始摆放调酒所需的基酒、饮料、糖浆、水果以及各种器具。

大约5分钟后,朱先生路过这里,他点了一杯叫做“老友干一杯”的鸡尾酒,这是老黄和英姐特地为“公路酒亭”所研制的,以威士忌作为基酒,有独特的柑橘香气。

“我非常喜欢这杯酒的柑橘味。我也很喜欢这样的形式,上海就是应该有着各种各样新奇的东西。”朱先生说,他在下班路上看到有这样的一个“公路酒亭”,赶紧来小酌一杯。家住长乐路附近,他对624changle也很有感情。

624changle是老黄和英姐在长乐路上开了第一家马路酒吧,也是长乐路众多酒吧中最先火起来的一个。他们的店从卖水果和鲜花开始,逐渐转变成一家酒吧,在这条马路上一待就是二十年。今年早些时间,他们把店从长乐路搬到了陕西南路,里面贴满了开店20年来客人的合影。据英姐所说,包括店里张贴的和尚未张贴的,可能有上万张。

“最开始我们完全不懂酒,只知道在店里摆一些最常见的酒。在逐渐向酒吧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从供应链那里学习酒的种类,也不断听取客人的意见,慢慢地把酒吧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英姐说。

9月30日前,每晚9点后,长乐路197号的最小公路酒亭会准时营业,推出三款老友亭限定特调鸡尾酒“老友没联系”“老友勤来电”“老友干一杯”,每天限量100杯。

“我把这个事情发到朋友圈后,有不少老朋友、老主顾特地绕路,来这里喝一杯。也遇到过一些新的客人。”

当城市记忆遇到街头艺术

很多人来到624changle喝酒,就是为了疗伤、庆祝。20年,老板英姐不知道听过多少个失恋和相识的故事。她回忆起,年轻时自己住在吴江路,老黄住在长乐路,两个人的热恋期就在电话亭里煲电话粥。“公话亭对我们这一代人很有意义。”“70后”英姐说道。

在淮海中路街头的另一个公话亭也吸引了不少来往旅客的注意。这是一个超大号的行李箱,火红的涂装,外部用“上海话贴纸”装饰。

这不是普通的电话亭,走进去能够看到,里面不仅有一个可以免费通话三分钟的电话,还有一个多功能触控屏,具备刷脸叫车、预约挂号、养老金查询、免费充电、AI照相馆、15分钟生活圈等功能。

“我一般出门在外,都是家里晚辈把车叫好,以后如果有需求,就可以在这里叫车。”一位奶奶被这个装置吸引,驻足观察了良久。

“我已经75岁了。在我年轻的时候,一个弄堂里一般只有一个公用电话。外面打电话过来,告诉接电话的人找谁。接电话的人就会跑到楼下大喊,几楼几号,有电话来了!”

她说,后来电话亭越来越多,大家打公用电话越来越方便,再到后来家家都有了电话、人人都有手机……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电话亭更像是一个文化符号。

“我一开始都没有看出来这是一个电话亭。”来淮海中路附近游玩的年轻人小王说。“我对电话亭的记忆主要是在影视作品中,类似男女主在电话亭附近分手这样的场景。”

“我很喜欢打卡各种新奇的装置。我也喜欢读书,我觉得还可以有一个读书主题的电话亭。”在“公路酒亭”附近,年轻人小胡说。

据上海电信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已经有602个电话亭经过了数智化改造,像长乐路、淮海中路这样经过特别改造装的“主题电话亭”也已经了有了十余个。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还能有数十个特别的电话亭出现在上海街头。

作者:崔逸星
编辑:崔逸星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