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海志愿者
东欧行的第十一天上午,我们从奥地利美泉宫出来,就前往闻名遐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参观,金色大厅的全称是维也纳音乐协会金色大厅,又称黄金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也是全世界有影响力的音乐厅之一,与柏林爱乐厅、莱比锡布商大厦音乐厅、阿姆斯特丹大会堂以及波士顿交响乐大厅并称为世界五大音乐厅。金色大厅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年演出地,一年一度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在金色大厅举办,每年都有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卫星转播,据说有10多亿人收看。
金色大厅并非一座独立的建筑,而是维也纳音乐协会大楼中最大的音乐厅。整个大楼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红、米黄、灰三色相间,正立面由三尊音乐女神雕像,古典别致。
我们由工作人员带领依次走进大楼,参观了金色大厅和另外三个小厅,每到一个厅内,讲解员都让大家坐下来,听她用英文详细讲解,我们的导游担任翻译。金色大厅每天只有两次参观时间,需提前买票,否则临时去会买不到票。
首先参观金属厅,可以容纳70个座位。
金属厅的墙面由特质金属板制成,隔音效果俱佳,主要被用作排练厅,也经常举办多种文艺活动。
继续参观的玻璃厅,可以容纳380个座位,演奏者和观众都是没有间隔的。
玻璃厅是新建的四个音乐厅之一,时也被用作会议厅、电影放映室和舞池。内设先进的放映、音响、舞美设施。
玻璃厅的右边站立的是大厅讲解员和我们的导游
终于来到金色大厅,大厅落成于1870年1月,由丹麦建筑大师奥菲尔·汉森仿照古希腊神庙建造,包括一大一小两个厅,大的正式名称叫“音乐大厅”,因大量装饰着华丽的金色,而被别称为“金色大厅”。
我们坐在富丽堂皇的金色大厅座椅上,听讲解员介绍说,金色大厅长48.80米、宽19.10米,高17.75米。共有1744个座位,300个站位,像一个长方形的鞋盒,它的声音流动性特别好。
金色大厅的木质地板和墙壁就像是小提琴的共鸣箱一样,使乐队演奏的声音在厅内振动和回旋,余音袅袅,称得上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出色的音乐厅。
金色大厅建造时“声学”还未被提倡,但建筑师对共鸣与传声有独到研究心得,高台木制地板下挖空一个空间,仔细计算楼上包厢的分割与墙面女神柱的排列,天花板和墙壁使用防止静电干扰的建材,令厅内的听众不论坐于远近高低,都能享受到一样水平的音乐演奏。金色大厅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灿的音画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
金色大厅分上下两层,这个金色小厅叫勃拉姆斯厅,为了纪念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可容纳600座席。
金色大厅呈长方形,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四周的墙面由希腊式的女神柱支撑,天花板上的精美油画描绘了阿波罗、缪斯和音乐天使的画面,莫扎特、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著名音乐大师的雕塑像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维也纳是举世公认的音乐都城,数百年在音乐领域的辉煌和影响,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城市可与之媲美。“金色大厅”被誉为“音乐圣殿”,是一个闻名世界的音乐厅,真正走进现场,你会发现它并没有想象的这么大,但是身临其境保证会有不一样的感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