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蝴蝶展示是上海动物园本届蝴蝶展的重点。走近动物园两爬馆生态馆,只见花丛中到处是翩翩起舞的蝴蝶。据了解,这里展示了20-30种乡土活体蝴蝶。
为了让公众更多地关注、了解我国的乡土物种,本次放飞的蝴蝶均为我国本土的养殖蝶类,其中大部分也是上海本地的乡土种,如玉带凤蝶、菜粉蝶、斐豹蛱蝶等。
此外,还有青凤蝶、红珠凤蝶、虎斑蝶等在馆内翩翩起舞,造型优雅,市民游客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摄这些蝴蝶。大名鼎鼎的拟态物种枯叶蛱蝶,静止时外形和枯叶别无二致,简直以假乱真。
蝴蝶花园内,三角梅、龙船花、五色梅、香彩雀错落摆放,多品种蜜源花卉供蝴蝶采食。这里还有各类寄主植物,如柠檬,它是大型凤蝶的寄主,金桔是凤蝶的寄主、圆锥绣球是绢蝶的寄主。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羽化墙和植物上或悬挂或粘有各种造型的蝶蛹,想了解蝴蝶羽化知识的游客,可以在此近距离观赏到破蛹成蝶的奇妙过程。
为了让市民游客全面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在科教馆中厅还设置了幼虫展示区,选取了3种本土蝴蝶,按其所需配置了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幼虫,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蝴蝶完整的一生。
活动期间,上海动物园推出了一系列蝴蝶主题科普活动,包括科普展览、亲子活动、专题讲座、游客自主探索等形式。
走近科教馆二楼,可以看到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员、野趣虫友会创办人张宁创作的蝶蛾博物画,栩栩如生,以及生命科学摄影师袁稷拍摄的蝶翅微距摄影,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蝴蝶蝶翅鳞片的微观结构,一窥蝴蝶色彩之美的秘密。
“十一”期间,上海动物园还将在两爬馆二楼平台开展科普小推车讲解,定时发放活体蝴蝶,引导到“蝴蝶花园”进行放飞。
游客也可以自主探索蝴蝶的奥秘。在两爬馆起点处领取探索折页,然后沿着路线进行打卡,完成相关蝴蝶知识问答,领取小奖品。同时,也可以在点位上打卡盖章,领取蝴蝶文创。
上海动物园周边居民在社区里也可以了解蝴蝶知识。蝴蝶展期间,上海动物园将在社区开展本土蝴蝶讲座、蝶蛹观察、食源植物自然课堂、博物画与摄影展巡展等活动,为居民提供沉浸式科普体验。
上海动物园还与长宁区生态环境局合作,向长宁区符合条件的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及其周边的生境花园发放了本土蝴蝶蝶蛹,并组织专题饲养讲座,进行生物观察,指导饲养护理。活动预计将分别在新华社区营造中心、周桥苏河驿站、生境博物馆、娄山中学和外环林带5所基地及其周边的生境花园开展。
全新升级的小熊猫展区占地近800平方米。在这片空间里,小熊猫们可以自由奔跑、嬉戏,展现它们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展区内为小熊猫们量身定制了多种益智取食器,这些取食器不仅考验着小熊猫的智慧和灵活性,更激发了它们天生的觅食本能。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小熊猫们需要攀爬、跳跃,甚至使用工具。区域内还设置了多样化的设施供小熊猫选择,如吊环、云梯、绳索、竹筒、滚球、秋千等。
升级后的小熊猫展区每天为游客免费开展多场由小熊猫保育员组织的小熊猫科普课堂和行为展示,让游客在寓教于乐了解它们的习性、食性、繁殖等科普知识。野生动物园目前拥有40余只小熊猫,其中,通过多年饲养成功繁殖的有20余只。
在红猩猩馆内,一只仅 3月龄的红猩猩宝宝也首次亮相,呆萌可爱的模样瞬间萌化了不少游客的心。
近期,小动物乐园里小食蚁兽“贵贵”一家三口以其独特的“叠叠乐”造型迅速走红网络,这种难得一见的景象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三只小食蚁兽或叠罗汉般行走或相互依偎,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爱意和温暖,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