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每朵“花儿”都尽情绽放


梁平

早上海志愿者

关注

在五次志愿援疆之后,如愿成为第20期沪疆“银龄行动”志愿者,服务克拉玛依市福利院。该院虽然院龄不长,却是自治区的一级福利院,享有“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等诸多荣誉。今年,福利院的孩子中又有一位考上了大学;当年他们从死亡线上救活的脑积水孩子已经十四岁,现在病情稳定。显然,他们依然孜孜以求新的突破,我倍感责任与压力巨大。

目前,福利院老年护理部大楼即将重建完工,老年人明年回院,所以在院的只有儿童,且其中的学生外出研学然后很快就开学了。在初步调研实际需要之后,我的职责重点放在周三利用例会时间培训员工,以及与相关员工一起探索如何提升残疾儿童、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养育水平上。一个多月中,我一共完成员工培训3次77人次参加共3个半小时;残疾儿童每日课堂研讨20次178人次(其中61人次为员工和院长)参加共计21小时;青春期孩子教养研讨3次7人次参加共计2小时40分钟,另外还策划“银铃行动”志愿者义诊活动一次,捐赠了两千余元的图书。

在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福利院的儿童大多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残疾,这样的花儿的“盛开”是什么模样?可以期待姹紫嫣红、绚烂多姿吗?换句话说,人人都有潜能,他们的潜能有多大?问残疾孩子们关于自己的未来,鲜有脱口而出清晰的描述,几乎看不到热切期望与满怀憧憬的表情。员工想知道如何有效激励他们,激活他们向上而持久的内驱力。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人生就能走多远。我想起了澳大利亚80后著名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他天生四肢全无,只有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趾头的小“脚”。10岁时他曾经自杀不得,13岁那年看到了介绍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文章受到启发,尼克·胡哲决定把帮助他人作为人生目标。“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的未来,最终取决于他自己,而监护人的期待与教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在员工培训的第一堂课上,我播放了尼克·胡哲的视频。我说,如果他是我们福利院的孩子,你认为他的前途只能是从儿童部到老年部,那结果他一生注定走不出福利院!而实际上,尼克·胡哲不仅学会了走路、刷牙,还能打高尔夫球、踢足球、游泳、冲浪、跳水和骑马,更是结婚生子,完全自食其力,造福社会!他的自传书名就是《人生不设限》。孩子的潜能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也可以有璀璨的人生,了不起的未来。

首先,我与保育员一起探索,如何通过有效的“每日课堂”,唤醒孩子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点燃其学习与康复锻炼的热情与激情,进而培育心理韧性与坚持性。于是,第一课即启动了主题活动——“想象自己的未来,看清自己想要的未来”。从观看小视频 “0至100岁女孩”入手,引导孩子们关注自己的成长与未来。然后利用PPT与小视频介绍了多位残疾人士的人生故事:尼克·胡哲的故事;没有双腿的高一男生方宇翔坚持参加军训;曾被诊断终身无法站立,脑瘫女孩努力康复5年,自己走进小学教室;盲人与无臂老人携手种树成林,为子孙后代造福。所传递的信息是,身有残疾也可以有灿烂的未来,也可以造福社会。孩子们认真观看,深深触动,但在互动中还是比较被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接下来的每日课堂里,我们隔三差五播放或者介绍励志人生。例如,瘫痪在床、头部只能轻微转动的戚志强,以板车为脚、镜子为眼,用电脑创业,不仅生活自理,而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活出了精彩的人生;“他是脑瘫儿,却创造了奇迹,成为了一名学霸(数学博士)”;没有双手的米师傅却学会了捏精美的泥塑,摆摊维持家庭生计;研究生新生脑瘫男孩姚俊鹏到苏州大学报到……。孩子们个个全神贯注观看。保育员说看到小TT和小X坚定的眼神在发光。

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我们带领孩子做“在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5分钟冥想,坚信自己的未来也可以灿烂。在交流梦想环节,小F说将来要当理发师,小X说要当电工,小K将来要当舞者,而坐轮椅的小T要打工(我评论道,自食其力很好啊!)……

孩子们和教养人员对于未来期待的自我限制一旦被打破,就为潜能持续开发甚至喷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考虑到在院的残疾孩子识字量不多,“每日课堂”以观看喜闻乐见的视频+活动方式为主。有了梦想,就要开启追梦之旅,为追梦赋能。

对于励志视频,孩子们说最喜欢看的是尼克·胡哲的故事。我们将尼克·胡哲演讲的视频先后播放了两遍,他们都是凝神屏息观看,似乎怕错过任何细节。尤其是尼克·胡哲当场再现面朝下摔倒,如何自己奋力“站”起来,而这个站起来的动作是他经过千百次练习与失败才学会的——十分震撼!接着,我们组织观看成语故事视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半途而废”,让残疾孩子明白要从现在开始做起,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不断提高自理能力和未来自食其力的能力。坚持长期艰苦努力,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追梦第一起跑线——语言学习

语言,是人类学习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儿童语言的发展直接影响其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语言的落后,将会导致孩子各方面的落后。同时,语言是人类沟通最重要的工具。思想决定你跑多远,语言决定你跑多快。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语言表达能力,绝对是人生前途的第一起跑线!所以,我们将残疾儿童的语言学习与训练作为赋能的重要突破口。

我们的语言课堂,强调实用导向,注意回应好奇需要,重视学习能力的提升。识字优先于写字,由识字需要引入拼音工具,用拼音识字,以认识的字词促拼音学习,进而学习使用新华字典,以求尽快具有阅读拼音读物能力,尽早能够通过阅读学习知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学习任务对于残疾孩子来说,都可能构成较大挑战。有的说话困难,有的写字困难,有的智力发育迟滞……我们认为,只要学习动力足够强,如影随形的“失败”便是成长、增强心理韧性的机会。同时,我们选择提高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生字词的复现率以促进理解与记忆,以替代过度单纯重复写字(词)、背诵之枯燥。

在探索识字教学时,我们首先从体验识字很有用出发激发学习动机。我们为每个孩子选择了各自喜欢的拼音读物。小TT酷爱孙悟空,却只会看《西游记》中的插图猜测内容。我又拿出非常有趣的《“西游记”捉迷藏》一书,读出奇特的“捉迷藏”方法,让大家试着玩。然后播放“猴王初问世”视频,让小TT找找书中哪一段讲了这个故事。在另一次课上,我们播放了视频《果然是“天上”的发型!王亚平和西游记神仙(风婆婆)撞发型》,而小T T看不出视频中出现的是哪路神仙,我读字幕揭晓了答案,并且顺便指出头发在天上和地上不一样——与中学物理说的失重有关。显然,如果自己识字能够阅读,这些都不是问题。给小F的书是《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她问书中的插图是不是白雪公主,我读书名后指出是爱丽丝。她又指着书中的插图问保育员讲的是什么——学习的兴趣就这样激发起来了。……我趁机对大家说,认识字之后就可以自己看书,了解书里面讲的是什么故事了。

为了使孩子们保持持久旺盛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我们坚持视频的选择与讲解要有趣味性,难度和深度适合孩子的基础。例如,引用只有一个字两种读音构成的对联“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视频,孩子和保育员观看时都很兴奋。大家写下来,反复大声读,尝试着背诵,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喜欢猜谜语,我买来一本《谜语大全(彩绘拼音版)》。先请保育员阿姨为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谜语:“为你打我,为我打你,打到你皮开,打得我出血(打一昆虫)”。小T很快说是蚊子……我们查看书中给出的谜底,答对了!我让孩子们自报奋勇找谜语给大家读,小X找到“六一早上来集合(打一个十一画字)”,他只认识“六一早上”——学了拼音的话自然就能读了!大家识字太少,当然就不能猜这则谜语了……

遇到白露,我们播放介绍24节气以及白露节气的视频,读读节气名称,观看书写笔顺视频。恰逢中秋节,我们观看视频“中国经典童话故事:中秋节”(中秋节的来历),一起吃月饼,学习中(zhōng)秋(qiū)节(jié);中(zhōng)间(jiān);秋(qiū)天(tiān);节(jié)日(rì)。

这是观看成语故事“半途而废”之后,小TT学习写的字。

每日课堂关照每个孩子的未来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潜能与长短各异,喜好与梦想也不尽相同。小TT和小F喜欢画画,小X和小T喜欢唱歌,而小K喜欢跳舞……。我们的每日课堂的内容自然要五花八门,无所不包。要为孩子潜能的显现留足空间,细心观察,精心呵护,全力开发。

这是孩子们在观看视频“这么可爱的简笔画是用手描出来的?原来画画这么简单!”。

看完视频后,我们特意不做提示与要求,让孩子们自己随意画。当年挺过了脑积水威胁的小F,很快将自己的手的轮廓画成了一只嘴里含着肉的狗(不是模仿视频画的哦),而且表达也十分清楚。见其他人还没有画完,她又画了呈现在屏幕上的三个女孩。其创意与绘画速度着实给了我惊喜。

我们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木偶剧“孤独的牧羊人”片段,跟唱“雪绒花”中文版。小T喜欢经典老歌,我们就观看“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原版),小T和小X示范,大家跟唱。就连两个重度残疾的孩子也兴奋地跟唱,跟着节奏摇头晃脑。

在一次课上,我说自己第一次来克拉玛依,想知道有什么好看的、好玩的和好吃的。于是我们一起观看新疆卫视的《“可爱的新疆 第三集 克拉玛依篇”》。孩子们记住了克拉玛依市的生日……。在第二天的课上,我们一起观看大美新疆、航拍新疆、天山视频,一起跟唱“我们新疆好地方”。再一天,我们观看《航拍中国》、航天员从空间站拍摄的地球。

陪伴、唤醒、引领、助力“花儿”绽放

福利院的工作一切为了儿童和老人,是全体员工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岁月年华正向影响困境中的生命。我与他们第一次见面,寒暄两句话题就转向孩子们,如数家珍。有的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有的医生说活不了多久,他们硬是养活了,长大了;有的经过努力已经能够走路了……青春期的孩子懂事起来比自己的孩子懂事多了,犯起混来气得你肝疼,希望能够提高沟通能力。于是就有了员工培训主题“倾听的力量”,我介绍三层倾听理论,通过实例讲解如何通过倾听提高沟通质量,化解冲突。然后播放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立宁的小视频“家长如何正确和孩子沟通”和“我是如何“救赎”,我那叛逆的女儿!”。她以学用心理学成功化解与叛逆女儿势不两立的切身经历,深入浅出地剖析不良沟通、说明如何转化成高效沟通。讲座很受大家欢迎。当天我下班离开时,听了讲座的门卫拉住我说讲得太好了,问我如何通过网络学习心理学。

输在起跑线上的“花儿”也可以绽放。但是,尼克·胡哲、海伦·凯勒都有众多有力的帮助支持得以成就灿烂人生。福利院如何有效助力众多孩子都尽情绽放?成功的范例是最有说服力的。我赠送了《马文·柯林斯的教育之道》和《孙维刚谈立志成才——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两本书。柯林斯自己办学,收的孩子大多是被公立学校赶出来的差生(出身社会最底层的有色人种家庭)。她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自信,培育他们直至大学毕业,创造了教育奇迹。孙维刚是北京22中(连区重点中学都不是)的数学教师,17年连续带过三轮实验班(他任班主任),创造了全班学生(没有考上重点中学,出身于工薪家庭)55%考上北大、清华的奇迹。在培训中,我介绍了他们持续取得大面积成功的秘籍。我坚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奇迹在我们的福利院诞生!

义诊活动留影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间本次银铃行动已经结束。但难忘的感动、兴奋与开心快乐不时在脑海回放。几乎每天早晨,我一进福利院,小K就跑过来帮我拉办公包,孩子们跟我说要上课。结束那天,院里专门召开了欢送会,院长致辞,同事发言,孩子们表演节目,赠送了自己做的手工……我,还有数学课堂设想没有来得及实施,还想探索如何使培训带来更加持久的改进行动,而不只是一时的感动、心动……我开始期待下一次援疆。

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机构观点
2024-10-21 10:21:27
作者:梁平
图片来源:克拉玛依市福利院
来源:申活家原创